
澳門外科學會在2021年9月19日於澳門新濠天地君悅酒店Grand Hyatt Hotel 2樓會議廳舉行”第18屆澳門外科學會學術年會2021″。年會由澳門基金會贊助舉行。會議主題為”創傷”。
鑒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發展,本會根據衛生部門的防疫指引,會議期間採用特別防疫措施,包括:
1. 縮減現場參加人數,參會者及全部外地講者通過視像會議網上參與,現場僅保留會議組織者,本地講者,主持及技術支援人員;

2. 現場參加者需要提供48小時內有效核酸陰性結果,需要完成2劑新冠疫苗注射,需要接受體溫檢查方可進場;
3. 現場參加者進場後,全程佩戴口罩,及保持1米距離。

開幕儀式上,澳門外科學會理事長廖挺醫生發言,分析在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,對醫療行業的巨大挑戰,疫情帶來的長期經濟,社會和政治影響。2021年8月3日,本澳確診4例新冠病毒感染個案後,宣布進入預防狀態,隨之啟動全民核酸檢測。本次疫情,在政府正確領導,衛生系統積極應對,廣大市民主動配合下,防控成效明顯優於鄰近地區,全民核酸檢測陰性。但是醫療界仍然面對時代的挑戰。醫生需要通過持續再教育,不斷完善自身,以符合時代的要求。作為一個專業人士組成的專業醫學團體,澳門外科學會在過去的1年,舉辦每月學術講座,工作坊,並承辦了粵港澳大灣區神經外科聯盟第二屆論壇,為各成員提供持續再教育及交流的平台,努力提升成員的技術能力及業界的團結;在碰到本次突發疫情時,迸發出強大的鬥志,救急扶危,成員親赴核酸檢測採樣前線,付出辛勞,發揮醫療專業應有的作為。

開幕儀式後,來自兩岸三地的13位專家學者,同時在線上線下,就創傷外科診治及護理技術的新發展作了精彩的專題講座。通過本次學術會議,見到大創傷處理方面著重流程處置,分類管理,導管介入治療包括球囊阻斷、出血血管超選擇填塞等新技術應用的趨勢,國內大型創傷中心在急診救治時團隊分工以提高處理效率等,均對澳門醫療同行帶來啟示。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