巿民講座:乳癌知多D

本會提倡普及乳癌檢查

澳門日報2013-6-9 報道,乳癌是本澳女性最高發病率癌症,有醫生指出,很多婦女沒有定期接受檢查,發現患癌時可能已到晚期。建議政府為四十歲以上婦女作普及篩查,以便即時跟進。

江門同鄉會、澳門醫療人員協會、澳門外科學會昨日下午三時在會址舉行“乳癌知多D”講座,吸引近百人參加,外科學會監事長宋偉、醫療人員協會會長何舜發等嘉賓出席,希望透過活動推動女性關注乳腺健康,懂得自我護理意識。

乳癌知多D

乳癌知多D

宋偉指出,乳癌是本澳女性最高發病率癌症,在二十至七十歲均可發病,但發病高峰在四十至六十歲間,近年有年輕化趨勢。乳癌發病原因包括女性工作壓力大、內分 泌失調。同時部分女性因心存尷尬心理或怕麻煩,忽略主動檢查身體,延誤診治。乳房超聲波及X光造影檢查是醫學界公認最有效發現乳癌方法,但很多婦女都沒有 定期檢查,發現患癌時可能已是晚期。建議政府為四十歲以上婦女作普及篩查,從中了解遺傳乳癌的家族病史,識別對高危患者及存在風險的個案,及時跟進,做到 及早預防、治療。

乳癌知多D

乳癌知多D

澳門日報報道: 乳癌知多D

外科學會關注居民健康

(澳門日報2012﹣11﹣27消息)由澳門基金會和霍英東基金會贊助,歸僑總會協辦,外科學會日前在歸僑總會禮堂舉辦兩場市民健康講座,講座內容為“預防中風”和“認識乳腺癌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”。

“預防中風”由外科學會神經外科分會會長,仁伯爵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何衍宙主講,介紹了容易發生中風的因素,中風的先兆和表現,提醒市民要從健康的飲食和生 活做起,管理好常見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心臟病等,從預防為主的生活策略。“認識乳腺癌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”由外科學會會員、澳門癌轉譯研究組織秘書 長、醫思國際醫療外科醫生李明慧主講,介紹了乳腺癌如何早期發現和現行治療方案,強調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以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巿民講座:大腸癌防治有術

大腸癌,防治有“橋”

為了讓巿民對常見外科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更一步的認識,澳門外科學會主辦,歸僑總會協辦系列外科巿民健康講座。日前在歸僑總會會址舉行大腸癌防治主題講座。由理事長李文生主講本澳大腸癌的防治形勢和手術治療;秘書長朱文立醫生主講大腸癌的預防和篩查。現場三百多名巿民參加,講座詼諧有趣,互動討論場面熱烈。

閱讀全文

無煙健康促進日

澳門外科學會聯同澳門健康促進協會、衛生局醫生協會、鏡湖醫院員工青年會、澳門護士學會及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“無煙健康促進日”活動,地點:三盞燈圓形地。秘書長朱文立醫生代表本會參加是次活動並作剪採嘉賓,以及參與醫護論壇之:煙害對人體的影響。現場還設多個攤位遊戲、舞台表演和禁煙優秀廣告展覽,同場舉行禁煙公益廣告比賽頒奬。 閱讀全文